留别槎山诸子
絺绤含凄风,葛屦濡寒霜。
我行一何窭,歧路复亡羊。
白驹在幽谷,行行悲迷阳。
吾子陈瑾瑜,为我禦不祥。
日月居东南,沐浴成文章。
予技非雕虫,为天补衮裳。
彤管何光辉,贻君殊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絺绤(lí xì):古代用来制作衣物的一种细薄丝织品。
- 葛屦(gě jù):蒲鞋,古代一种用葛布制成的鞋子。
- 窭(jú):贫困潦倒的样子。
- 歧路(qí lù):错综复杂的道路。
- 亡羊(wáng yáng):失去羊群,比喻迷失方向。
- 白驹(bái jū):白色的骏马。
- 幽谷(yōu gǔ):幽深的山谷。
- 悲迷阳(bēi mí yáng):悲伤迷失在阳光中。
- 陈瑾瑜(chén jǐn yú):诗人的朋友名字。
- 不祥(bù xiáng):不祥之事。
- 补袍裳(bǔ páo shang):指为天子修补衣裳。
- 彤管(tóng guǎn):红色的管乐器。
- 未央(wèi yāng):没有尽头。
翻译
细薄的绸缎中蕴含着凄凉的风,蒲鞋沾湿了寒霜。 我行走在何等贫困潦倒的境地,道路错综复杂,像是迷失了羊群。 白色的骏马在幽深的山谷中,行走间悲伤迷失在阳光中。 我的朋友陈瑾瑜,为我挡住了不祥之事。 日月居于东南方,沐浴成就了文章。 我所擅长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为天子修补衣裳。 红色的管乐器发出何等光辉,留给你的仍未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执着,通过古典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