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李咸池就先茔结倚云庐栽竹种黍为适余同长公登憩得近体二首
卜筑岩阿儗草庐,肯当清世浪居诸。
白云深处思无限,绿水流时兴有馀。
栽就苍筤供玉矢,培成和黍荐天厨。
公车久识真人气,未许山中只著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孝廉(xiào lián):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品行端正、孝顺父母的考生。
李咸池(Lǐ Xiánchí):古代文学家。
先茔(xiān tíng):先人的坟墓。
结倚(jié yǐ):结构依靠。
云庐(yún lú):高处的房屋。
种黍(zhòng shǔ):种植黍稷,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
适余(shì yú):供应自己。
公登(gōng dēng):指文人雅士。
憩(qì):休息。
近体(jìn tǐ):指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翻译
孝廉李咸池在先人的坟墓旁建起了依靠高处的房屋,种植黍稷作为自己的食粮。他思虑无限,如同白云深处;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如同绿水流淌。他种植了苍筤,供奉给神明;培育出丰收的黍稷,献给天庭。他乘坐公车久慕真人的风采,但他并不只是在山中著书立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孝廉李咸池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他在清幽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以种植黍稷为生,思绪如白云深处般广阔,创作灵感如绿水流淌般源源不断。他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供应,还有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咏棋诗 》 —— [ 明 ] 林熙春
- 《 送黄生懋敬为乃祖善人乞铭回闽 》 —— [ 明 ] 林熙春
- 《 题左署双柏次许绳斋韵 》 —— [ 明 ] 林熙春
- 《 丁未十二月二十三为立春后二日夜梦得六言律诗前俱忘只记结句话到疏英影动一枝明月归来次早足之遂成一律 》 —— [ 明 ] 林熙春
- 《 丙午天旱斗米几百钱余自秋及冬举家待市糊口漫赋排律用志时事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孝廉王浙泉北上二首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 》 —— [ 明 ] 林熙春
- 《 送李汉翀回镛汉翀工诗画为两峰先生孙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