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饯别赵宁宇宪使

· 郭棐
妙高人上妙高台,蜀哲千秋此再来。 岂独金莲才并擅,总因琼宇首重回。 开尊绿映青山色,把袂欣依玉树堆。 今夕主宾拚一醉,倩言谯鼓莫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妙高台: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金山上,是一处风景名胜。
  • 蜀哲:指蜀地的贤哲,这里特指赵宁宇。
  • 金莲:比喻才华出众,如莲花般纯洁而美丽。
  • 琼宇:华美的房屋,比喻高贵的地位或身份。
  • 把袂:握手,表示亲近或告别。
  • 玉树:比喻才貌双全的人。
  • (pàn):舍弃,不顾一切。
  • 谯鼓:古代城楼上的鼓,用于报时或警戒。

翻译

在妙高台上与高人相会,蜀地的贤哲赵宁宇仿佛千秋之后再次降临。 不仅才华如金莲般并肩,更因他高贵如琼宇,总是引领潮流。 举杯时,绿意盎然的青山映入眼帘,握手告别时,欣喜地依偎在才貌双全的朋友身边。 今夜,主宾双方都愿不顾一切地醉一场,请求城楼上的鼓声不要催促我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妙高台与赵宁宇宪使的饯别场景,通过“妙高台”、“金莲”、“琼宇”等意象,赞美了赵宁宇的才华与高贵。诗中“开尊绿映青山色”一句,以景寓情,表达了与友人共饮时的愉悦心情。结尾的“拚一醉”和“谯鼓莫相催”则流露出不舍与留恋,希望时光能在此刻停留,情感真挚动人。

郭棐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