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徐戢斋: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戢:[jí],收敛,收藏。
- 高冥:高空。
-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 化国:教化之国,指受到良好教化的国家或地区。
- 图经:地图和经书,这里指规划图和相关文献。
- 融融:和煦,温暖。
- 宛宛:曲折蜿蜒。
- 明令尹:明代的县令,即县官。
- 山灵:山神,这里指山川的灵气。
翻译
双峰像戟一样耸立在高高的天空,雨后天晴的明月长久地悬挂在县庭之上。仁风已经在这里广泛传播,形成了良好的教化之地,更伴随着堤路的规划图和文献。七座桥下的流水碧绿而温暖,十里新种的松树曲折蜿蜒,青翠欲滴。谁能像这位明代的县令一样,将他的幽雅情致寄托于山川的灵气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徐戢斋父母重修青云桥路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的风光和人文气息。诗中“双峰如戟”和“霁月长悬”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高远清新的自然画面。后句中的“仁风成化国”和“堤路应图经”则体现了当地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有序的规划建设。结尾处对明代县令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这片土地美好未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