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

一宵迎送漏偏遥,鸡黍邻家每见招。 钟度楼台风浩浩,星移银汉夜寥寥。 诗成卧后频支枕,酒尽灯前欲弃瓢。 拂拭尘书入新节,东南初日上山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和: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 王惠州子千:王惠州,人名;子千,可能是其字或号。
  • 己巳岁除:己巳年除夕,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 杂感:杂乱的感想。
  • 漏偏遥:漏,古代计时器;偏遥,指时间感觉上特别漫长。
  • 鸡黍:指简单的饭菜。
  • 银汉:银河。
  • 寥寥:形容空旷、稀少。
  • 支枕:用枕头支撑身体。
  • 弃瓢:放弃饮酒。
  • 拂拭:轻轻擦去灰尘。
  • 尘书:积满灰尘的书籍。
  • 新节:新年。
  • 上山腰:太阳初升时,阳光照在山腰上。

翻译

一夜的迎新送旧,感觉时间特别漫长,邻居家常常邀请我去共进简单的晚餐。风声浩浩,楼台上的钟声回荡,夜晚的银河星辰稀少,显得空旷。写完诗后,我频繁地用枕头支撑着身体躺下,酒喝完了,灯前的我想要放弃再饮。轻轻擦去书上的灰尘,迎接新的一年,东南方向初升的太阳照在山腰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己巳年除夕夜的所感所想。诗中通过对时间的感受、邻里间的交往、夜晚的宁静以及新年的到来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诗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