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洲学使以其高祖渼陂先生文集属为选定赋此答之二首
高曾遗矩未云遥,三百年来德愈昭。
遂有使星临粤峤,重将文体振兴朝。
千金吕览谁增损,一阁藜灯久寂寥。
窃记儿童时讽咏,山中如得听箫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曾遗矩:指祖先留下的规矩或教诲。
- 使星:指朝廷派来的使者。
- 粤峤:指广东一带的山岭。
- 文体:指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
- 吕览:指《吕氏春秋》,这里比喻珍贵的文化遗产。
- 藜灯:指简陋的灯火,比喻学问的传承。
- 讽咏:指吟咏、背诵。
- 箫韶:古代的乐曲名,这里比喻美妙的音乐或文学作品。
翻译
祖先留下的教诲并未远去,三百年来其美德愈发显赫。 朝廷使者降临广东的山岭,重新振兴了文学的风格和形式。 珍贵的文化遗产无人能增减,学问的传承却已久久寂寥。 我记得儿时曾背诵这些诗文,如同在山中听到了美妙的箫韶之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祖先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文学复兴的期望。诗中,“高曾遗矩”和“吕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使星临粤峤”和“文体振兴朝”则展现了文学复兴的希望。末句以“箫韶”比喻儿时背诵的诗文,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之美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