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张宗肃见访别后有诗次韵奉答

生来忧患日观爻,清固难居浊未淆。 驷马肯回穷巷辙,一枝真愧野人巢。 敢论方朔能肥遁,差免扬雄更解嘲。 载读诗篇频击节,白头千里有神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观爻:指每天观察《易经》中的卦象,爻是构成卦的基本符号。
  • 清固难居浊未淆:指清高的人难以在世俗中安居,但也不会被世俗所污染。
  • 驷马肯回穷巷辙:比喻高贵的人愿意回到简陋的地方。驷马,古代四匹马拉的车,代表高贵;穷巷辙,指简陋的小巷。
  • 一枝真愧野人巢:比喻自己简陋的住所,愧对来访的高贵客人。一枝,指简陋的住所;野人巢,比喻简陋的居所。
  • 方朔能肥遁:指东方朔能够隐退而生活得很好。方朔,即东方朔,汉代著名文学家,善于隐退;肥遁,指隐退后生活富裕。
  • 扬雄更解嘲:指扬雄能够自我解嘲,保持心态平和。扬雄,西汉文学家,以自嘲著称。
  • 击节: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赞赏时敲击节拍。
  • 白头千里有神交:指即使年老,也能有远距离的精神交流。白头,指年老;神交,指精神上的交流。

翻译

我一生都在忧患中观察《易经》的卦象,清高的人难以在世俗中安居,但我也不会被世俗所污染。高贵的人愿意回到我这简陋的小巷,我这简陋的住所实在愧对来访的贵客。我不敢说自己能像东方朔那样隐退而生活得很好,但至少我能像扬雄那样自我解嘲,保持心态平和。读到你的诗篇,我频频赞赏,即使年老,我们也能有远距离的精神交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宗肃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诗中,“日观爻”和“清固难居浊未淆”体现了作者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清高的人格追求。后几句则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以及对自己简陋生活的自嘲。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