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畏岩进士归吴门兼怀孙赤崖二首

吾生白发早萧萧,故旧胥台半已凋。 庑下即今闻举案,市中谁复忆吹箫。 三冬湖橘初开树,八月江鲈渐上潮。 挂绿比年风雨妒,几时林里得相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 胥台:古地名,这里指胥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 庑下:指简陋的住所。
  • 举案:指举案齐眉,比喻夫妻相敬如宾。
  • 吹箫:指吹奏箫管,这里可能指过去的某种美好记忆或情景。
  • 三冬:指冬季的三个月。
  • 湖橘:指生长在湖边的橘子。
  • 江鲈:指江中的鲈鱼。
  • 挂绿:指橘子成熟时的绿色。
  • 比年:连年。
  • 风雨妒:比喻自然灾害或外界不利因素。

翻译

我这一生白发早早地稀疏,老朋友胥台那边的人也多半已经凋零。 如今在简陋的住所里听闻夫妻相敬如宾,市中还有谁记得过去吹箫的美好时光呢? 冬季的三个月里,湖边的橘子树初次开花,八月的江潮中鲈鱼渐渐出现。 连年风雨嫉妒着成熟的橘子,何时我们才能在林中相聚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老友凋零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白发早萧萧”和“故旧胥台半已凋”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友情的珍贵。后两句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热爱。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