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防禦裕庵

朱门长是隔烟萝,之子由来意气多。 花下相寻时立马,月中留燕每闻歌。 牙签万卷儿能读,白雪清篇手自和。 为说明年春向暖,却归蓬阙更鸣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府邸大门多漆为红色,以示尊贵,故以“朱门”指贵族官僚之家。
  • 烟萝:烟雾缭绕的藤萝,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地。
  • 之子:这个人。
  • 意气:意志和气概。
  • 立马:停马。
  • 月中留燕:指在月光下留住燕子,或指在月夜中欣赏燕子。
  • 牙签:指书籍的标签,用来标记阅读的位置。
  • 白雪清篇:指高雅的诗文。
  • 手自和:亲手和诗。
  • 蓬阙:指仙人居住的宫阙。
  • 鸣珂:古代贵族出行时,马勒上的装饰品,行走时发出声响,此处指显贵。

翻译

红色的府邸总是被烟雾缭绕的藤萝隔开,这个人向来意志坚定,气概非凡。 在花下寻访时,他会停马驻足,月夜中留住燕子,常常能听到歌声。 他家中藏书万卷,儿子也能阅读,高雅的诗文他亲手和诗。 为了说明年春天会变暖,他将从仙人的宫阙归来,更显尊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意气风发的贵族子弟的生活场景,通过“朱门”、“烟萝”等意象展现了其高贵的出身和隐逸的气质。诗中“花下相寻时立马,月中留燕每闻歌”生动勾勒了他在花间月下的风雅生活。结尾的“却归蓬阙更鸣珂”预示了他未来的显赫与尊贵,表达了对这位贵族子弟的赞美与期待。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