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

西水源从六诏开,东方潮自大鹏来。 南标汉界铜为柱,北纪侯封岭是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铙歌: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这里指代军乐。
  • 六诏: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部落联盟,这里指代西水的发源地。
  • 大鹏:神话中的大鸟,这里比喻东方潮水的汹涌。
  • 南标:指南方的标志。
  • 汉界:指汉朝的边界。
  • 铜为柱:用铜制成的柱子,作为界标的象征。
  • 北纪:指北方的记录或标志。
  • 侯封:指封建时代的诸侯封地。
  • 岭是台:山岭作为标志或观察的平台。

翻译

西方的水源从古老的六诏之地涌出,东方的潮水如同神话中的大鹏鸟般汹涌而来。 南方的边界以铜制的柱子作为标志,北方的记录则以山岭作为观察的平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四方地理特征,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西水源从六诏开”和“东方潮自大鹏来”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形象地描绘了东西两方的水源和潮汐。后两句“南标汉界铜为柱,北纪侯封岭是台”则通过具体的历史文化元素,如铜柱和山岭,来标志南北方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地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