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严藕渔: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宫允:古代官职名,指宫中的高级官员。
- 南归:指从北方回到南方。
- 述怀:表达个人的感慨和心情。
- 廿年:二十年。
- 蒿莱:杂草,比喻平凡或隐居的生活。
- 黼座:帝王的宝座。
- 龙楼:帝王的宫殿。
- 纶綍:古代帝王诏令的代称。
- 冰霜清操:比喻高洁的品德和坚定的节操。
- 渔父:渔夫,这里可能指隐居的渔人。
- 磻溪:地名,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翻译
我本高卧山林,岂料召命催促,二十年来,我的名字在蒿莱间传扬。 曾经远赴京城,参与朝会,宴于龙楼,言语未尽,便匆匆返回。 新的诏令已非往昔,我的清高操守却始终如一。 如今江湖归来,我愿成为一名渔父,买下磻溪,建起我的钓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恭尹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淡漠。诗中,“高卧宁期召命催”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又透露出对突如其来的官场召唤的无奈。后文通过对比“黼座”与“蒿莱”、“龙楼”与“江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坚持和对权力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江湖此日归渔父,买断磻溪作钓台”,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深切渴望。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寄佟恩平伟夫兼怀令兄贺县俨若 》 —— [ 明 ] 陈恭尹
- 《 王若木访予凤山以诗见贻兼致孙赤崖书次韵 》 —— [ 明 ] 陈恭尹
- 《 楝亭为荔轩先生赋 》 —— [ 明 ] 陈恭尹
- 《 次答张鄂山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元夜承徐蘋村郑珠江两太史见招以雨不得赴追和诸公韵 》 —— [ 明 ] 陈恭尹
- 《 四时白纻歌五首春白纻 》 —— [ 明 ] 陈恭尹
- 《 雨夜旅江阁述怀 》 —— [ 明 ] 陈恭尹
- 《 送王子玉归南昌二首 其一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