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簟

桃笙吴赋重,冰字碧纹连。 静拭丹帷内,凉生玉枕前。 梦魂曾共适,芗泽尚依然。 未可同纨扇,西风一弃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簟:指秋天使用的竹席。
  • 桃笙:指用桃枝编织的席子。
  • 吴赋:指吴地的赋税,这里可能指桃笙的珍贵。
  • 冰字碧纹连:形容竹席上的纹理清晰,如同冰裂纹,颜色碧绿。
  • 静拭丹帷内:静静地擦拭着红色的帷帐内部。
  • 凉生玉枕前:玉枕前感受到凉意。
  • 梦魂曾共适:梦中灵魂曾与之相适应,即曾在梦中享受过这种凉爽。
  • 芗泽:指香气。
  • 未可同纨扇:不能与纨扇相比。
  • 西风一弃捐:西风一吹,就被抛弃。

翻译

秋天的竹席,珍贵如吴地的赋税,其上冰裂纹般的碧绿纹理连绵不断。静静地擦拭着红色帷帐内部,玉枕前感受到凉意。梦中灵魂曾与之相适应,那香气依旧留存。它不能与纨扇相比,一旦西风吹来,就会被抛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竹席的清凉与珍贵。诗中“桃笙吴赋重,冰字碧纹连”形容了竹席的材质与纹理之美,而“静拭丹帷内,凉生玉枕前”则传达了使用竹席时的舒适感受。后两句“未可同纨扇,西风一弃捐”则巧妙地以纨扇为对比,暗示了竹席在秋风中的命运,增添了一丝哀愁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凉意的珍惜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