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 (yè):拜见。
- 忠简公祠:纪念忠简公的祠堂。
- 追次:追和,即按照前人的诗韵作诗。
- 先府君: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 伏阙 (fú què):跪拜在宫门前,指向皇帝上书。
- 纶巾 (guān jīn):古代文官的帽子,这里指丞相。
- 遗篇:留下的诗文。
- 和 (hè):和诗,即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
- 文献:指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
- 凋落 (diāo luò):衰败,减少。
- 馀光 (yú guāng):余晖,比喻遗留下来的影响或文化。
- 西邻:比喻相邻的国家或地区,这里可能指文化相近的地方。
翻译
百年能够立即成为千年的春光,不朽的天南之地代代都有杰出的人物。 痛哭的书生曾经跪拜在宫门前上书,出征的丞相也戴着文官的帽子。 留下的诗篇在卷中难以和诗,往事令人伤心,难以陈述。 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比来已经衰败减少,幸好现在还能借助于西邻的文化余晖。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在拜谒忠简公祠时,追和其父的诗韵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首联以“百年能立即千春”开篇,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的赞颂。颔联和颈联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文化衰落的忧虑。尾联则寄希望于邻国的文化余晖,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和依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同潘子登梁巨川卢俊斯集向恬庵咏夹竹桃花 》 —— [ 明 ] 陈恭尹
- 《 海珠寺谒李忠简公祠追次先府君韵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送人 》 —— [ 明 ] 陈恭尹
- 《 送李苍水入国学兼寄相如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日本刀歌 》 —— [ 明 ] 陈恭尹
- 《 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 》 —— [ 明 ] 陈恭尹
- 《 鲍子韶来自都门以叶桐初送行诗见示猥承齿及因次其韵以志相见之喜并寄桐初 》 —— [ 明 ] 陈恭尹
- 《 嘲剔牙杖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