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剔牙杖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嘲笑,讽刺。
  • 剔牙杖:古代用来剔除牙缝中食物残渣的小棍。
  • 甘苦全无与:指剔牙杖本身既不参与人的甘甜,也不感受人的苦楚。
  • 平生薄自居:一生都以卑微自居。
  • 齿牙虽得利:虽然帮助了牙齿,使其得到便利。
  • 骨肉渐应疏: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剔牙杖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

翻译

嘲笑那剔牙的小棍, 它既不尝甜也不知苦,一生自居卑微。 虽然帮助了牙齿,使其得到便利,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讽刺剔牙杖的卑微与无用,隐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工具的冷漠。诗中“甘苦全无与”和“平生薄自居”描绘了剔牙杖的被动和无情感特性,而“齿牙虽得利”与“骨肉渐应疏”则对比了其短暂的作用与长远的疏离,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物质依赖的深刻洞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