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渔

乘潮秋渚上,月下一竿横。 自有天堪问,何妨水至清。 龙螭西伯猎,醒醉楚臣行。 亦各为千载,长歌怀濯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渚(qiū zhǔ):秋天的水边。
  • 龙螭(lóng ch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龙而无角。
  • 西伯:指周文王,古代贤君。
  • 楚臣:指屈原,楚国的大夫,后因政治斗争失败而投江自尽。
  • 濯缨(zhuó yīng):洗涤帽带,比喻超脱世俗,保持高洁。

翻译

在秋天的水边,随着潮水起伏,月光下,一竿横在眼前。 天空自然有它的奥秘,何必在意水是否清澈至极。 西伯猎取龙螭,屈原醉醒间行走。 他们各自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长久地歌唱,怀念那洗涤帽带的高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夜渔舟的静谧画面,通过“月下一竿横”的意象,展现了渔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中“自有天堪问,何妨水至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世俗超然的态度。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对古代贤君和忠臣的敬仰,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