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蓂(mí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 桂暗:指桂花凋谢。
- 匝地:遍地。
- 歌钟:古代的打击乐器,此处指钟声。
- 五夜:即五更,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每段称为一更。
- 亵云:疑为“燮云”,指和谐的云彩。
- 镫火:指灯火。
- 三朝:指三个早晨。
- 腊酒:农历十二月酿制的酒。
- 拈柏:拈取柏枝,古代有拈柏枝祈福的习俗。
- 献岁:新的一年开始。
- 春盘:古代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以馈赠亲友,称为春盘。
- 颂椒:颂扬美好的事物,椒指香料,象征美好。
- 馀醺:微醺的状态。
- 上苑:皇家园林。
- 玉尘:指雪。
- 紫骝:紫色的骏马。
翻译
蓂草凋零,桂花暗淡,雪已全消,却有晴朗的光辉照耀在柳枝上。遍地响起钟声,连绵五夜,和谐的云彩与灯火通明,持续了三个早晨。辞别寒冷,腊月酿制的酒中还拈着柏枝,新年的春盘里装满了想要颂扬的美好。不要吝惜微醺的状态,快步走向皇家园林,那里的雪未动,紫色的骏马显得格外骄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年初的景象,通过蓂草、桂花、雪的消融等自然元素,以及钟声、灯火、腊酒、春盘等节日氛围,展现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诗中“匝地歌钟连五夜,亵云镫火达三朝”一句,以钟声和灯火为媒介,传达出节日的喜庆和热闹。结尾的“莫惜馀醺趋上苑,玉尘不动紫骝骄”则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