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二夕长寿精舍雅集同王惠州陈韶州两使君梁药亭廖南炜屈翁山王础尘沈上钱方葆宇陈生洲黄葵村分得来字二首
江头前夜报轻雷,花底新阴绮席开。
稷下放谈多学士,梁园能赋盛邹枚。
风传野鼓催灯出,潮带春星入沼来。
诗句未成轩骑动,重城深隔愧追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元:元宵节。
- 雅集:文人雅士的聚会。
- 王惠州、陈韶州: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梁药亭、廖南炜、屈翁山、王础尘、沈上钱、方葆宇、陈生洲、黄葵村:人名,参与聚会的其他文人。
- 分得来字:指在聚会中分韵作诗,每人得到一个字作为诗韵。
- 稷下:古代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曾是战国时期学术文化中心。
- 梁园:汉代梁孝王的园林,曾是文人聚集之地。
- 邹枚:指邹阳和枚乘,两位汉代著名文学家。
- 轩骑:指车马,这里可能指聚会结束后的离别。
翻译
元宵节后的第二个夜晚,在长寿精舍举行了一场文人雅士的聚会。与会的文人包括王惠州、陈韶州等,我们分韵作诗,我得到的是“来”字。
江头前夜传来了轻微的雷声,花底新长出的阴影下,华丽的宴席已经摆开。稷下曾是学士们畅谈的地方,梁园则是邹阳和枚乘等文人盛赞的场所。
风中传来野外的鼓声,催促着我们点亮灯火外出观赏,潮水带着春天的星光,涌入池沼之中。诗句还未完成,车马已经启动,重重城门深锁,我感到惭愧未能继续陪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后文人雅士在长寿精舍的聚会场景,通过“江头轻雷”、“花底新阴”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稷下”和“梁园”,借用历史典故,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高谈阔论和文学创作的盛况。结尾处的“诗句未成轩骑动”,表达了诗人对聚会结束的遗憾和对未能尽兴的愧疚,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