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子蓉归嘉兴兼柬其兄子葆
七年之间三别子,两在山中一城里。
休论心迹未能并,可惜头颅只如此。
风尘拓落何所为,东溪片月当茅茨。
老兄能歌弟能和,松花酒熟清堪携。
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
高天且陨不自忧,杞国狂夫空白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拓落:失意,不得志。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陋的居所。
- 松花酒:一种用松花酿制的酒,常带有清香。
- 征伐:征战,讨伐。
- 区区:小,微不足道。
- 高天:指天命,天意。
- 杞国狂夫:出自《列子·天瑞》中的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比喻无谓的忧虑。
翻译
在过去的七年里,我们三次分别,两次在山中,一次在城里。 不必说我们的心灵和行迹未能合一,只是可惜我们的头颅也只能如此。 在这风尘仆仆、失意落魄的日子里,我何以为生?东溪的月亮挂在茅屋之上。 老兄你擅长歌唱,我擅长和声,松花酒酿好了,清香可携。 北方苦于旱灾,南方则有征战,而吴越之地却无事生非。 天命将降大任,我却无所作为,像杞国的狂夫一样,空自忧虑,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山中与城里的别离,以及北方旱灾与南方征伐的现实,突显了诗人的失落和无力感。最后以“杞国狂夫”自喻,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天下大事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世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