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六箴州佐摄篆永安

宦途难得是闲身,暂借弦歌百里春。 僻县最为无事地,深山仍作著书人。 蛮夷大长龙川迩,春睡先生鹤观邻。 往迹未应无慨叹,新诗遥为阿兄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途:官场生涯。
  • 闲身:空闲的身体,指没有太多公务缠身的状态。
  • 弦歌:古代以琴瑟伴奏而歌,这里指文化教育。
  • 百里春:指治理百里的范围,春指生机勃勃。
  • 僻县:偏僻的县城。
  • 无事地:指治安良好,没有太多纷扰的地方。
  • 著书人:写作书籍的人,指有学问的人。
  • 蛮夷大长: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
  • 龙川:地名,在今广东省。
  • :近。
  • 春睡先生:可能指隐居的贤人。
  • 鹤观:指隐居的地方。
  • 往迹:过去的经历。
  • 阿兄:对兄长的称呼。

翻译

在官场中难得有空闲的身体,暂时借用这百里之地进行文化教育,享受春天的生机。偏僻的县城最为宁静,没有太多纷扰,而深山之中仍有学问之人著书立说。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近在咫尺,隐居的贤人与其为邻。过往的经历不应没有感慨,我远道而来,用新诗向兄长陈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化教育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宦途难得是闲身”一句,道出了官场生涯的忙碌与不易,而“暂借弦歌百里春”则展现了作者在繁忙中寻求文化教育之乐的愿望。后文通过对僻县和深山的描绘,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的结尾,作者通过“往迹未应无慨叹”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并以“新诗遥为阿兄陈”作为对兄长的思念和陈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