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南使君紫诠招同李宫詹山公袁通政密山梁太史药亭蓝山人采饮游灵洲予以事不果往诸公分韵及之仍同游韵八首

石势嵯峨别一峰,隔江云影岫重重。 人来彼岸先寻筏,壁护笼纱不为钟。 闲以深杯邀顾兔,笑吹横笛起吟龙。 宝陀自是千年院,偃盖当门见老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xiù):山洞,这里指山峰。
  • (fá):木筏,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 笼纱:用纱布覆盖,这里指保护墙壁。
  • 顾兔: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兔。
  • 吟龙:指吹笛起舞的龙形。
  • 宝陀:指寺庙。
  • 偃盖:指松树枝叶下垂,形如伞盖。

翻译

石山的气势高峻,是另一座独特的山峰,隔着江水,云影和重重的山峰相映成趣。人们来到江的对岸,首先要寻找木筏渡江,墙壁被纱布保护,不是为了钟声,而是为了保护。闲暇之余,举杯邀请月亮共饮,笑着吹起横笛,吟咏起舞的龙形。宝陀寺自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庙宇,门前松树枝叶下垂,形如伞盖,显得古老而庄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未能参与的灵洲之游,通过隔江远望的视角,展现了山峰的高峻与云影的朦胧美。诗中“筏”、“笼纱”等细节,体现了诗人对游历活动的细腻观察。后半部分通过“顾兔”、“吟龙”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向往与赞美。结尾的“宝陀”与“老松”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与宁静的意境。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