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磬

制作成何代,嘉名出泗滨。 难逢有心者,空学折腰人。 声古宜歌颂,形方或矩身。 茅斋聊借汝,终拟入韶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
  • 泗滨:指泗水之滨,古代泗水流域,这里指石磬的产地。
  • 折腰人:指屈服于权势的人。
  • 歌颂:指用诗歌赞美。
  • 矩身:指身体端正,比喻行为正直。
  • 茅斋:简陋的书房或居所。
  • 韶钧:指古代的雅乐,这里比喻高雅的音乐或文化。

翻译

这件石磬制作于何代,以其美好的名字出自泗水之滨。 难以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空自学习那些屈服于权势的人。 它的声音古雅,适宜用来歌颂,形状方正,或许象征着行为端正。 在简陋的书房中,我暂且借用你,最终希望将你带入高雅的音乐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石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中缺乏真正懂得欣赏的人的感慨。诗中,“难逢有心者,空学折腰人”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失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坚持自我、追求高雅的不懈追求。最后两句则寄托了作者希望将这种高雅文化带入更广泛的生活中的愿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