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园十咏幻云楼

惊雷收宿雨,初日现文虹。 遂有青莲界,遥开积水中。 磬传三径竹,香度小桥风。 沧海非云渺,微波自可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生园:陈恭尹的私家园林。
  • 幻云楼:生生园中的一座楼阁。
  • 惊雷:突然响起的雷声。
  • 宿雨:前夜的雨。
  • 初日:初升的太阳。
  • 文虹:彩虹。
  • 青莲界:比喻清净的境界,这里指幻云楼所在的环境。
  • 积水:指园中的池塘或水域。
  •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可能指磬声。
  • 三径竹:指园中小径旁的竹林。
  • 小桥风:小桥上吹过的风。
  • 沧海:大海。
  • 微波:细小的波浪。

翻译

雷声惊醒了夜雨的沉睡,初升的太阳映照出彩虹。 于是有了清净的幻云楼,远远地矗立在园中的水域之上。 磬声从竹林小径传来,香气随着小桥上的风飘散。 大海并非遥不可及,细小的波浪自有通达之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生生园中幻云楼的景致,通过雷声、彩虹、竹林、小桥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园林意境。诗中“惊雷收宿雨,初日现文虹”以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雨后天晴的美丽画面。后句通过“青莲界”、“积水”等词,巧妙地将幻云楼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结尾的“沧海非云渺,微波自可通”则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广阔的海洋,也有细小的波浪可以通达彼岸。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