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幼隗

驽马出大宛,絷之在汉闼。 长鸣眷西极,万里走空阔。 物老德不称,筋衰力先夺。 繁阴盛淫雨,修途泞不达。 侧首见骅骝,尘中问饥渴。 言恋父母国,已恐贰师拔。 踟蹰立长坂,泪杂沟中沫。 苜蓿未可希,生刍欲归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驽马:劣马。
  •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 絷:束缚。
  • 汉闼:汉朝的宫门。
  • 眷:眷恋。
  • 西极:西方极远之地。
  •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 泞:泥泞。
  • 骅骝:骏马。
  • 贰师:指贰师将军,古代对将军的一种封号,这里可能指代某种权威或力量。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长坂:长长的斜坡。
  • 苜蓿:一种牧草,常用来喂养马匹。
  • 生刍:新鲜的草料。
  • 秣:喂养。

翻译

劣马从大宛国被带出,被束缚在汉朝的宫门。它长声嘶鸣,眷恋着西方极远之地,在万里无垠的天空下奔跑。随着年岁增长,它的德行与能力不再相称,筋骨也因衰老而力量大减。连绵不断的阴雨使得道路泥泞不堪,长途跋涉变得难以到达目的地。它侧头看见骏马,在尘土中询问它们的饥渴。它说它怀念自己的祖国,已经害怕贰师将军的权威。它犹豫不决地站在长长的斜坡上,泪水与沟中的泡沫混杂。它不再期望能吃到苜蓿,只想回到故乡,用新鲜的草料喂养自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来自大宛的劣马的遭遇,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驽马”的形象与“骅骝”形成对比,突出了劣马的无奈与悲哀。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淫雨”和“泞”,增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最后,劣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更是触动人心,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深情。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