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

平原纸飞挂长棘,幼子孤坟在西北。桄榔生风溪水黑,青坭污汝好颜色。 去年四岁解学书,今日闻歌莫应识。呜呼六歌兮歌且疑,天道反覆难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巳:指特定的年份,此处为明朝时期的一个年份。
  • 清明日: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用于祭扫先人墓地。
  • 拟杜七歌:模仿杜甫的风格创作的七首歌。
  • 平原:广阔的平地。
  • 纸飞:纸钱飞舞,用于祭奠。
  • 挂长棘:挂在长满荆棘的树上,象征墓地的荒凉。
  • 幼子:年幼的儿子。
  • 孤坟:孤零零的坟墓。
  • 西北:方位词,指坟墓位于西北方向。
  • 桄榔(guāng láng):一种植物,常绿乔木。
  • 生风:指风吹动。
  • 溪水黑:溪水显得深沉或浑浊。
  • 青坭(ní):青色的泥土。
  • 污汝:玷污了你。
  • 好颜色:美好的容颜。
  • 解学书:开始学习写字。
  • 莫应识:不再认识。
  • 歌且疑:唱歌时心存疑惑。
  • 天道反覆:天意变化无常。
  • 难得知:难以理解。

翻译

在广阔的平原上,纸钱随风飘扬,挂满了长满荆棘的树枝。我年幼的儿子的孤坟位于西北方向。桄榔树在风中摇曳,溪水显得深沉而黑,青色的泥土玷污了你那美好的容颜。

去年,你才四岁,开始学习写字,而今天,即使听到歌声,你也无法再认识。我在唱歌时心存疑惑,天意变化无常,实在难以理解。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幼子孤坟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天道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的对比(如平原与长棘、桄榔与溪水),以及时间的对比(去年与今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