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

我祖之冢萝山阳,昔者沃土今遐荒。十里燃烽五里堠,白日黯黯旗飞扬。 手栽三松何松长,谁其守者豺与狼。呜呼一歌兮歌声促,海隅是日家家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用于祭祀祖先和扫墓。
  • 拟杜七歌:模仿杜甫的七言古诗风格创作的诗。
  • (zhǒng):坟墓。
  • 萝山阳:萝山之南,山南水北为阳。
  • 沃土:肥沃的土地。
  • 遐荒:偏远荒凉的地方。
  • 燃烽:点燃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情。
  • (hòu):古代用于瞭望敌情的土堡。
  • 黯黯:昏暗无光的样子。
  • 三松:可能指诗人在祖坟旁种植的三棵松树。
  • 豺与狼:比喻凶恶的敌人或盗贼。
  • 海隅:海边,这里指偏远的地方。

翻译

我祖的坟墓位于萝山之南,昔日肥沃的土地如今变得偏远荒凉。十里点燃烽火,五里设立瞭望堡,白日里旗帜飞扬,天空昏暗无光。 我亲手栽种的三棵松树,哪一棵能长得更长久?守护者竟是豺狼般的敌人。唉,一曲歌谣声声急促,这一天海边家家户户都在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明日祭祖为背景,通过描绘祖坟所在地的变迁和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和故土的深情怀念。诗中“十里燃烽五里堠”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战乱时期的紧张氛围,而“手栽三松何松长”则巧妙地抒发了对家族未来的忧虑。结尾的“海隅是日家家哭”更是以家家户户的哭泣,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和故土的深情厚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