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

潮水村边十万家,短篱高树不全遮。 风前似醉酡颜酒,膜里如封系臂纱。 匠手剖将和氏璞,清泉浮出魏王瓜。 骊珠探后馀鳞甲,片片阳林二月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潮水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十万家:形容村庄人口众多。
  • 短篱高树:矮小的篱笆和高大的树木。
  • 酡颜酒:指酒醉后面色红润如酡。
  • 膜里如封系臂纱:形容荔枝皮薄如纱,里面的果肉紧密包裹。
  • 和氏璞:指未剖开的玉石,这里比喻未剥开的荔枝。
  • 魏王瓜:指西瓜,这里比喻剖开后的荔枝。
  • 骊珠:指珍贵的珠子,这里比喻荔枝的果肉。
  • 馀鳞甲:指荔枝壳剥去后留下的痕迹,如同鱼鳞。
  • 阳林:阳光照耀的树林,这里指荔枝生长的环境。
  • :[pā],花。

翻译

潮水村边有十万户人家,矮小的篱笆和高大的树木并未完全遮挡视线。 风中荔枝的色泽仿佛醉人的美酒,红润动人,薄如纱的果皮下,果肉紧密包裹。 剥开荔枝,就像剖开珍贵的和氏璞玉,露出清甜如魏王瓜的果肉。 剥去果壳后,留下的痕迹如同鱼鳞,每一片果肉都像是二月阳光下树林中的花朵。

赏析

这首作品以荔枝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荔枝的美丽和诱人。诗中“风前似醉酡颜酒”形容荔枝色泽红润,令人陶醉;“膜里如封系臂纱”则巧妙地描绘了荔枝果肉的紧密和果皮的薄透。后两句通过“和氏璞”与“魏王瓜”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荔枝从外壳到果肉的转变,以及果肉的清甜可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荔枝的魅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