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蒙章

古道日以寡,新知宁不欢。 与子别城隅,恻恻还山间。 高窗落寒木,白雁飞河干。 凉风改秋序,永夜衣裳单。 十梦九见君,不自知其端。 白璧照路衢,过者皆盘桓。 谅无千尺绳,系我心与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恻恻(cè cè):形容心情悲伤。
  • 河干(hé gān):河岸。
  • 永夜:整夜,长夜。
  • 路衢(lù 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 盘桓(pán huán):徘徊,逗留。
  • 谅无:确实没有。
  • 千尺绳:比喻极强的束缚或牵挂。

翻译

古时的道德风尚日渐稀少,新结识的朋友怎能不让人欢喜。与你在这城角分别,我心中充满了悲伤,回到了山中的居所。高高的窗户外,寒风吹落了树叶,白色的雁群飞过河岸。凉风改变了秋天的气息,漫长的夜里,我的衣裳显得单薄。十次梦中,有九次见到你,却不知道这梦从何而来。洁白如玉的璧石照亮了四通八达的道路,过路的人都会驻足观赏。确实没有那千尺长的绳索,能将我的心和肝紧紧系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古道日衰的感慨。诗中,“恻恻还山间”和“永夜衣裳单”描绘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而“十梦九见君”则强烈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以白璧和千尺绳作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无法割舍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沉和执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