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饥岁:饥荒的年份。
- 苏:缓解,这里指饥荒得到缓解。
- 农时:农耕的季节。
- 旱:干旱。
- 可怜:令人同情。
- 无田:没有田地。
- 春望雨:春天盼望雨水。
- 不寐:失眠,无法入睡。
- 夜观天:夜晚观察天空,希望看到降雨的迹象。
- 朱鸟:指太阳,因为古代认为太阳中有三足乌。
- 垂檐:从屋檐下垂落,这里指太阳落山。
- 银蟾:指月亮,因为传说月中有蟾蜍。
- 入户圆:月亮升起,照进屋内,形容月光明亮。
- 邻家:邻居家。
- 桔槔:一种古代的汲水工具。
- 叟:老人。
- 潮上:潮水上涨。
- 独撑船:独自撑船,指老人在潮水上涨时独自撑船。
翻译
在饥荒的年份,饥荒的缓解似乎还未到来,农耕的季节遭遇干旱,真是令人同情。没有田地的人在春天盼望着雨水,夜晚无法入睡,便观察天空,希望能看到降雨的迹象。太阳从屋檐下垂落,月亮升起,照进屋内,显得格外明亮。邻居家的老人,使用桔槔汲水,当潮水上涨时,他独自撑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饥荒年份的农村景象,通过“饥岁”、“农时旱”等词语,传达了农民在干旱中的艰难生活和对雨水的渴望。诗中“无田春望雨,不寐夜观天”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对未来的期盼。后两句通过对太阳和月亮的描写,以及邻家老人的形象,增添了诗意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人们的坚韧不拔。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