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 郭槃
何处怀人不断肠,笛声哀怨起江乡。 落花尽入羌人调,归泪曾沾楚客裳。 明月千家砧杵动,关山一曲梦魂长。 流年况是催容发,那独潘郎鬓有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 哀怨:悲伤怨恨。
  • 江乡:江边的乡村。
  • 羌人调:指羌族的音乐,这里泛指悲伤的音乐。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或诗人。
  • 砧杵:古代洗衣时用来捶打衣服的工具,砧是垫板,杵是棒槌。这里指洗衣的声音。
  • 关山:指边关的山川,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旅途的艰辛。
  • 潘郎鬓有霜:潘郎指潘岳,古代美男子,这里泛指男子。鬓有霜比喻年老。

翻译

哪里听到笛声不让人感到心碎,那笛声中充满了悲伤和怨恨,回荡在江边的乡村。 落花随着悲伤的音乐飘散,归乡的泪水曾经浸湿了楚地游子的衣裳。 千家万户的月光下,洗衣的砧杵声此起彼伏,一曲关山之歌让梦魂久久不能忘怀。 岁月无情,催人老去,不仅仅是潘郎的鬓角有了霜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哀怨的笛声和落花,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岁月流逝的哀愁。诗中“断肠”、“哀怨”等词语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悲痛,而“落花”、“归泪”则通过具象的景物加深了情感的表达。后两句以“砧杵动”和“梦魂长”进一步以声音和梦境来渲染思乡之情和时光的无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郭槃

郭槃,字乐周。南海人。棐弟。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授岳州府同知,寻改官延平,复移知桂阳州。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劳瘁而卒。著有《明霞桂华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 30篇诗文

郭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