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雷弈师还上杭

竹龙冉冉淩秋空,玉衣绿发负局翁。 山中斧柯无甲子,但见橘叟如芝童。 千里鹤书辞越井,莫因桂月怜孤影。 且随寒烧爇汀云,夜半氤氲下香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龙:比喻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如同龙在空中舞动。
  •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
  • :同“凌”,超越,升起。
  • 秋空:秋天的天空。
  • 玉衣:形容人的衣服华丽如玉。
  • 绿发:形容头发黑亮如绿。
  • 负局翁:背着棋盘的老人,指棋手。
  • 斧柯:斧头和木柄,这里指砍柴。
  • 甲子:古代纪年法,这里指时间。
  • 橘叟:指山中的老者。
  • 芝童:仙童,比喻山中的老者如仙童一般。
  • 鹤书:指书信。
  • 越井:越地的井,这里指越地。
  • 桂月:指中秋的月亮。
  • 孤影:孤独的身影。
  • 寒烧:寒夜中的火光。
  • :点燃,燃烧。
  • 汀云:水边的云雾。
  • 氤氲: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香岭:散发着香气的山岭。

翻译

竹子如同龙一般缓缓升起在秋天的空中,一位穿着华丽如玉、头发黑亮如绿的老人背着棋盘。山中砍柴不知岁月,只见山中的老者如同仙童一般。千里之外的书信辞别了越地,不要因为中秋的月亮而怜悯孤独的身影。暂且随着寒夜中的火光点燃水边的云雾,夜半时分,烟雾弥漫地飘下散发香气的山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的景象,通过竹龙、玉衣绿发的老人、山中的老者等意象,展现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竹龙冉冉淩秋空”以竹喻龙,形象生动,而“玉衣绿发负局翁”则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后文通过书信、月亮、火光等元素,表达了离别与孤独的情感,最后以烟雾弥漫的山岭作结,营造了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区怀瑞

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