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韩叔夜

行子极秋气,盘旋竹房清。 邑宰来相存,促膝非世情。 告我一高贤,名家自鄢陵。 永嘉行罢秩,贫胜南阳耕。 肝胆倾四海,旷若云山晴。 旅寺邻咫尺,奚容隔平生。 相见欢称诗,高谭金石声。 我观靡靡者,俗尚纷营营。 非君激新论,谁能闻典型。 愧我客临邛,如君诚长卿。 传音归故林,千里皆和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óu):答谢,酬答。
  • 邑宰:县令,地方官。
  • 促膝:膝盖靠近,形容亲密交谈。
  • 世情:世俗之情,指世俗的交往方式。
  • 名家:有名望的家族。
  • 鄢陵:地名,今河南省鄢陵县。
  • 永嘉:地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 罢秩:免去官职。
  • 南阳耕:指隐居耕作,南阳是古代隐士的象征性地点。
  • 肝胆倾四海:形容胸怀广阔,心胸坦荡。
  • 高谭:高谈阔论。
  • 金石声:比喻言辞坚定有力,如同金石之声。
  • 靡靡者:指那些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人。
  • 俗尚:世俗的风尚。
  • 营营:忙碌,奔波。
  • 激新论:激发新的见解。
  • 典型:典范,榜样。
  • 客临邛:指在临邛作客,临邛是地名,今四川省邛崃市。
  • 长卿: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曾在临邛作客。
  • 传音:传递消息。
  • 故林: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
  • 和鸣:和谐共鸣。

翻译

我答谢韩叔夜,行子在秋天的气息中,盘旋于清幽的竹房。 邑宰来访,我们促膝长谈,这并非世俗的交往。 他告诉我一位高贤,名门望族来自鄢陵。 在永嘉罢官后,他隐居耕作,生活虽贫却胜过在南阳耕种。 他的胸怀广阔,心胸坦荡,如同晴朗的云山。 旅舍就在附近,怎能容许一生未曾相见。 相见时我们欢快地吟诗,高谈阔论,言辞坚定有力。 我看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世俗风尚让他们忙碌奔波。 若非你激发新的见解,谁能听到这样的典范。 我愧对在临邛作客,如同你这样的长卿。 传递消息回到故乡,千里之外都能和谐共鸣。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升对韩叔夜的答谢之作,通过描述与邑宰的亲密交谈和对高贤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和高尚品德的向往。诗中“肝胆倾四海”和“高谭金石声”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胸怀坦荡、言辞坚定的人物的敬仰。同时,通过对“靡靡者”和“俗尚”的批评,诗人表达了对世俗风尚的不满和对新见解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