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吴又札梁耋符郭公鹫游东郊倪公堤观徐邑侯新修石桥松路
杏花风里酒旗翻,郭外新堤带远村。
双塔云生偏荫路,九桥潮长各争门。
童年捧杖还谁在,老大归心未易言。
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又札:人名,诗人的朋友。
- 梁耋符:人名,诗人的朋友。
- 郭公鹫:人名,诗人的朋友。
- 东郊:城市的东边郊外。
- 倪公堤:地名,可能是指某位姓倪的官员修建的堤坝。
- 徐邑侯: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姓徐的地方官员。
- 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
- 松路:两边种有松树的道路。
- 杏花风:春天杏花盛开时的风。
- 酒旗:酒店门口挂的标志。
- 双塔:两座塔。
- 九桥:九座桥。
- 捧杖:拄着拐杖。
- 归心:回家的念头。
- 携尊:带着酒器,指一起饮酒。
翻译
在春日杏花盛开的风中,酒家的旗帜随风翻飞,我们一同游览城东郊外的新堤,那里连接着远处的村庄。 两座高塔的云影偏斜,遮蔽了道路,九座桥下的潮水涨起,各自争先涌入门户。 童年时一起拄杖游玩的伙伴,如今还有谁在?年岁已大,归家的念头难以言说。 等到小松树长到百尺高时,我将与君再次在春雨中携酒共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与友人游东郊的情景,通过对杏花风、酒旗、新堤、双塔、九桥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郊外的宁静。诗中“童年捧杖还谁在”一句,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