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秘黎公挽词

此别成千载,浮生感七哀。 吟诗推我过,把剑觅君来。 溟海鹏初息,罗浮凤不回。 岁寒问耆旧,松柏是新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秘:指中书省,古代官署名。
  • 黎公: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区大相:明代诗人,字用孚,号海目,广东顺德人。
  •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极长。
  • 浮生:指人生,因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故称。
  • 七哀:指七种哀伤,古人常以七哀形容极度的悲哀。
  • 吟诗:作诗,吟咏诗歌。
  • 把剑:持剑,此处可能指武士或侠客的行为。
  • 溟海:大海。
  • :传说中的大鸟,能飞翔九万里。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 松柏:常绿树,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

翻译

这次离别,我们之间的缘分就此结束,仿佛千年一瞬。在这虚浮不定的人生中,我感受到了七种深切的悲哀。你曾鼓励我创作诗歌,我也曾带着剑寻找你的踪迹。如今,你如同溟海中的鹏鸟,已经停止了飞翔;又如罗浮山上的凤凰,不再归来。在岁末寒冷之际,我询问那些年高望重的人,得知你新栽的松柏,象征着你的坚贞与不屈。

赏析

这首挽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怀念。诗中,“此别成千载”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沉痛,又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浮生感七哀”则进一步以“七哀”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极度悲哀。后两句通过对友人生前鼓励自己创作诗歌和寻找友人的回忆,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结尾以松柏象征友人的坚贞品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