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四首

好月在天常患缺,硬弓在櫜常患折。 男儿穷居苦无骨,老女不嫁忌嫁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uò):握持,捉拿。
  • (gāo):古代盛放弓箭的袋子。
  • 穷居:贫困地居住。
  • 无骨:比喻没有坚强的意志或骨气。
  • 忌嫁毕:忌讳嫁出去。

翻译

明亮的月亮在天空常常担心它会缺失,坚硬的弓放在箭袋里常常担心它会折断。 男儿贫困地居住,苦于没有坚强的意志,老女不愿嫁人,忌讳嫁出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明亮的月亮和坚硬的弓,以及男儿的贫困和老女的孤独,表达了人生中常常存在的忧虑和无奈。诗中“好月在天常患缺”和“硬弓在櫜常患折”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和物品的比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珍贵。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人物的境遇和心态,展现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