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韶著

恬淡无营古所难,十年闻著一儒冠。 坐来门巷皆成僻,静到须眉亦带寒。 读易止寻迁善理,观心还得养生丹。 西樵山色依然在,黄菊篱边倚杖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恬淡:心情平静,不追求名利。
  • 无营:无所经营,无所求。
  • 儒冠:古代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身份。
  • 门巷:门口和巷子,指居住的环境。
  • 须眉:胡须和眉毛,代指男子。
  • 读易:阅读《易经》。
  • 迁善:向善,改善自己的行为。
  • 观心:观察自己的内心。
  • 养生丹:比喻修身养性的方法。
  • 西樵山:山名,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黄菊:黄色的菊花。
  • 篱边:篱笆旁边。
  • 倚杖:拄着拐杖。

翻译

在古代,保持心境的平静和不追求名利是很难的,十年来我只听到关于一个儒生的故事。他坐在那里,连门口和巷子都变得僻静,他的静谧连带着他的胡须和眉毛都显得有些寒意。他阅读《易经》,寻找向善的道理,观察内心,寻找修身养性的方法。西樵山的景色依旧在那里,他在黄菊篱笆边拄着拐杖欣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儒生的生活状态,通过“恬淡无营”和“静到须眉亦带寒”等词句,展现了他的超然物外和内心的宁静。诗中“读易止寻迁善理,观心还得养生丹”表达了他通过阅读经典和内省来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结尾的“西樵山色依然在,黄菊篱边倚杖看”则以景结情,既描绘了儒生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也隐喻了他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