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王:指汉高祖刘邦。
- 尺土:指每一寸土地。
- 鸿鹄羽:比喻高远的志向或杰出的人才。
- 白蛇声:传说刘邦斩白蛇起义,这里指与刘邦起义相关的传说。
- 轻沙浅草:形容地势平坦,适合骑马。
- 调马:训练马匹。
- 习俗群儿:指普通百姓。
- 说兵:谈论军事。
- 千载英雄: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辙:车轮痕迹,比喻历史轨迹。
- 凤阳城:位于今安徽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
翻译
汉王刘邦生长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记载着他的故居之名。天下自有飞翔的鸿鹄,展现着远大的志向,而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人们为白蛇传说哭泣的声音。平坦的沙地和浅草适合训练马匹,而普通百姓怎敢轻易谈论军事。千百年来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历史轨迹都是相似的,徐州的南边就是凤阳城,那里是另一位英雄朱元璋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王刘邦故地的怀念,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和英雄人物的共同命运。诗中“尺土犹书故宅名”一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对英雄的敬仰。后文通过对比“鸿鹄羽”与“白蛇声”,以及“轻沙浅草”与“习俗群儿”的描写,展现了英雄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差异,同时“千载英雄同一辙”则深刻指出了历史英雄的共同命运。结尾提及凤阳城,不仅增添了地理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英雄故事的连续性和历史的循环。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饮刘信宜阶六寓邸赋赠 》 —— [ 明 ] 陈恭尹
- 《 闰七夕后一日远公招同潘稼堂张损持梁药亭毛行九余未及赴诸公分韵见及得心字 》 —— [ 明 ] 陈恭尹
- 《 生生图送家山农归云间 》 —— [ 明 ] 陈恭尹
- 《 制府石公见招以在乡不及赴越日谒谢 》 —— [ 明 ] 陈恭尹
- 《 春寒 》 —— [ 明 ] 陈恭尹
- 《 金凤花 》 —— [ 明 ] 陈恭尹
- 《 同王础兄自端州还晚成堂何孟门已先至夜坐有诗次韵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王川南使君紫诠招同李宫詹山公袁通政密山梁太史药亭蓝山人采饮游灵洲予以事不果往诸公分韵及之仍同游韵八首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