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客过集同送舍弟之东明

努力向明时,悠然眷路歧。 之官怀弟别,对友念兄离。 夜雨黎阳树,春风濮水湄。 明朝棣华咏,应接芾棠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时: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眷路歧:眷恋于道路的分岔口,指离别时的不舍。
  • 之官:赴任,去官职所在地。
  • 夜雨黎阳树:夜晚的雨落在黎阳的树上,黎阳为地名。
  • 春风濮水湄:春风吹拂在濮水的岸边,濮水为河流名。
  • 棣华:指兄弟,源自《诗经》中的“棣棠之华”,比喻兄弟情深。
  • 芾棠诗:指《诗经》中的《甘棠》篇,常用来比喻对贤人的思念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翻译

在这样一个努力追求清明时代的时刻,我站在道路的分岔口,心中充满了眷恋。我的弟弟即将赴任,我在这里与朋友相聚,心中却念念不忘与兄长的离别。夜晚的雨轻轻地落在黎阳的树上,春风温柔地吹拂在濮水的岸边。明天,当我们咏唱兄弟情深的诗篇时,应该会想起那些赞美贤人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离别的深情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诗中通过“夜雨黎阳树”和“春风濮水湄”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末句提及“棣华咏”和“芾棠诗”,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也巧妙地将兄弟情深与对贤人的赞美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和价值观的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