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二首

金隍归骑杳无踪,石阙衔将玉箸重。 丝履远游愆雒女,竹枝清唱懊吴侬。 匏星妾让牵牛匹,土块谁颁汗马封。 革绪风时初景在,木兰秋晚罢芙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隍:指金城,即坚固的城池。
  • 石阙:古代宫殿、陵墓前竖立的石雕,象征着门户。
  • 玉箸:玉制的筷子,此处比喻眼泪。
  • 丝履:用丝织成的鞋,指华贵的鞋子。
  • 雒女:指古代美女。
  • 竹枝:指竹枝词,一种民间歌曲形式。
  • 吴侬:吴地方言中的“我”,此处指吴地的人。
  • 匏星:指牵牛星,即牛郎星。
  • 土块:泥土块,此处可能指封赏的象征。
  • 革绪风:指变革的风气或潮流。
  • 木兰:指木兰花,也指代木兰树。
  • 秋晚:秋天的傍晚。
  • 罢芙蓉:停止欣赏芙蓉花。

翻译

金城的归骑已无踪影,石阙前的泪水重重。 华贵的鞋子远游,美女的过失,竹枝词清唱,吴地人的懊悔。 牵牛星的伴侣,我让给了别人,谁来颁赐泥土块,作为汗马功劳的封赏? 变革的风气初现,木兰花在秋晚停止了盛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金隍归骑杳无踪”描绘了往日繁华的消逝,“石阙衔将玉箸重”则抒发了深沉的哀愁。后文通过对“丝履”、“竹枝”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匏星妾让牵牛匹”与“土块谁颁汗马封”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功名的淡漠。最后,“革绪风时初景在,木兰秋晚罢芙蓉”则预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