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雨集弹琴同朱子茂子祐子习

悲秋一借阳台雨,却怪明河此夕阴。 剪烛试窥牛女渡,落梅先入凤凰琴。 情随天上乘槎客,响切城南捣素砧。 回首珠江花艇夜,玉人歌罢漏沈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
  • 阳台雨:指神话中巫山神女出现的阳台,此处借指七夕之夜的雨。
  • 明河:银河,此夜因传说牛郎织女相会而显得特别。
  • 牛女渡:指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传说。
  • 凤凰琴:一种古琴,象征高雅的音乐。
  • 乘槎客:指传说中乘木筏上天河的仙人。
  • 捣素砧: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象征思念之情。
  • 珠江花艇:指广州珠江上的游船,花艇是装饰华丽的小船。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翻译

悲秋之情借着七夕之夜的阳台雨表达,却奇怪银河在这夜晚显得阴暗。 点亮蜡烛尝试窥视牛郎织女渡河的情景,落下的梅花先飘入凤凰琴中。 情感随着天上的乘槎客飘荡,声音急切地传来了城南捣衣的素砧声。 回首珠江上的花艇夜晚,美丽的女子歌声已停,夜深人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阳台雨、明河、牛女渡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向往和对秋夜的感慨。诗中“剪烛试窥牛女渡”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传说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结尾的“玉人歌罢漏沈沈”则增添了一丝凄美和寂寥,使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