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巨海

南州徐孺子,高卧有青山。 往日蒲轮弊,穷年桂树攀。 溟鱼不得运,雾豹迥无斑。 却望罗浮色,知予亦闭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指南方地区。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名士徐穉,字孺子,以清高著称。
  • 高卧:指隐居不仕。
  • 蒲轮:古代用蒲草包裹车轮的安车,常用于征召贤士。
  • :破旧。
  • 桂树攀:比喻追求高洁的品质或追求学问。
  • 溟鱼:传说中的大鱼,比喻有才能的人。
  • 不得运:指没有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
  • 雾豹:比喻隐居的贤人。
  • 迥无斑:形容雾豹身上的斑纹不明显,比喻隐士的才华不为人知。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这里指远望罗浮山的景色。
  • 闭关:指闭门谢客,专心修炼或隐居。

翻译

南方的徐孺子,隐居在青山之中。 往日里他的安车已经破旧,整年追求高洁如攀桂树。 有才能的人未能得到施展,隐士的才华也深藏不露。 远远望去罗浮山的景色,知道我也选择了闭门隐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徐孺子的高洁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运用了“蒲轮弊”、“桂树攀”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徐孺子的清高品质和追求。后两句以“溟鱼不得运”和“雾豹迥无斑”作比,抒发了对有才能者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以及对隐士才华不为人知的感慨。结尾处“知予亦闭关”,则直接表达了作者选择隐居的决心,与徐孺子的形象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