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关部

中枢本自典遐方,近奉天书出建章。 八表同风归有道,百蛮重译总来王。 关河持节霜生戟,尊酒论文士满堂。 欲颂九如称寿兕,新秋明月拟清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枢:指国家的中央政府或中央政权。
  • 遐方:远方。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 建章: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八表:指四面八方。
  • 重译:指通过翻译,这里指各国使节通过翻译与中原交流。
  • 来王:指各国使节来朝见皇帝。
  • 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符节,作为身份的证明。
  • 霜生戟:形容戟上凝结的霜,比喻寒冷或严峻。
  • 论文:讨论文学或学问。
  • 九如:指九种吉祥的事物,常用来祝福长寿。
  • :古代指犀牛。

翻译

国家的中央政府原本就掌管着远方的土地,最近又奉皇帝的命令从朝廷出发。四面八方都归顺于有道的统治,各国的使节通过翻译都来朝见皇帝。在关河之地持节出使,戟上凝结的霜象征着严峻的环境,而尊贵的酒宴上讨论文学,满堂都是学者。想要用九种吉祥的事物来祝福长寿,就像新秋的明月一样清澈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中央政权的威严和四方来朝的盛况。诗中“中枢本自典遐方”一句,既表达了中央政权的权威,也暗示了其对远方的掌控。通过“天书出建章”、“八表同风”、“百蛮重译”等词句,诗人展现了皇帝的诏令传遍四方,各国使节纷纷来朝的景象,体现了明朝的国威和文化的广泛影响。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使臣出使的艰辛和文人雅集的盛况,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文化昌盛的赞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