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叠闲字韵四首送李宫詹山公归都门

史馆清华未是闲,衮衣何幸在东山。 雕鞍晚觅菩提寺,彩鹢朝移荔子湾。 得御名流盈座上,著书关令候行间。 皇华使命殊三晋,不向诸侯问玉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衮衣(gǔn yī):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这里指高官。
  • 彩鹢(cǎi yì):古代船头上画着鹢鸟的船,也泛指华丽的船。
  • 荔子湾: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盛产荔枝的地方。
  • 名流: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
  • 著书关令:指著书立说的官员。
  • 皇华使命:指皇帝派遣的使者。
  • 三晋: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后的韩、赵、魏三国,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 玉环:指贵重的玉制环状饰品,也可能是指美女杨玉环。

翻译

在史馆中担任要职并非闲职,幸运的是高官能在东山享受安宁。 傍晚时分,骑马寻找菩提寺,早晨则乘着华丽的船只前往荔子湾。 宴会上座无虚席,名流云集,官员们忙于著书立说,等候在行间。 皇帝派遣的使者任务特殊,不同于三晋的使者,他们不会向诸侯询问玉环的事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官员李山公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其日常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其身份的尊贵和生活的繁忙。诗中“衮衣何幸在东山”一句,既表达了对高官能够享受闲适生活的羡慕,也暗示了其地位的显赫。后文通过对宴会、著书等场景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李山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皇华使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