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柳州江使君磊庵再晤于五羊适有西川督学之擢赋此送之

雪里题诗共烛花,二年春色各天涯。 梦寻愚岛先生柳,身系东陵处士瓜。 泽国岂期逢五马,文星从此又三巴。 独怜别后风流远,丝竹无因问绛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烛花:指蜡烛的火焰。
  • 愚岛先生柳: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曾被贬为柳州刺史,此处可能指江使君。
  • 东陵处士瓜:东陵瓜,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指汉代萧何隐居东陵时所种的瓜,比喻隐居生活。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这里指江使君。
  • 文星:文曲星,古代神话中主文运的星宿,这里指江使君。
  • 三巴:古地区名,指巴郡、巴东、巴西,这里泛指四川。
  • 绛纱:红色的纱帐,古代指讲学的地方。

翻译

雪中题诗,与君共赏烛光,两年的春色各自天涯。 梦中寻觅愚岛先生的柳树,身系东陵处士的瓜田。 岂料在泽国遇到太守,文曲星从此照耀四川。 只可惜别后风流远去,无缘再问那讲学之地的红纱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江使君在五羊再会的情景,并表达了对江使君即将赴任西川的祝福与不舍。诗中通过“雪里题诗”、“烛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后句以“愚岛先生柳”和“东陵处士瓜”作比,既表达了对江使君的敬仰,又暗含对其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绛纱”则寄寓了对往日讲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无法再续前缘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