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秋日有寄

秋鸿翼阵起滇池,上相初隆剑履时。 身奉至尊为手足,心惟不二有熊罴。 长江北振灵鼍鼓,驰道西扬翠凤旗。 会见收京求鼎实,峤梅辛苦一南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鸿:秋天的鸿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
  • 翼阵:雁群飞行的队形。
  • 滇池: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 上相: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剑履:指佩剑和穿鞋,古代官员上朝时的装束。
  • 至尊:指皇帝。
  • 不二:唯一,没有二心。
  • 熊罴:熊和罴,都是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
  • 灵鼍鼓:用鼍(tuó)皮制成的鼓,鼍是一种鳄鱼,古代认为其皮制成的鼓声音激昂。
  • 驰道:古代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 翠凤旗:绘有凤凰图案的旗帜,象征吉祥。
  • 收京:收复京城,指收复失地。
  • 鼎实:鼎中的食物,比喻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 峤梅:指高山的梅花,比喻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人。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比喻在南方或边远地区的人。

翻译

秋天的鸿雁成群从滇池起飞,那时宰相刚刚开始穿着剑履上朝。 他身负皇帝的信任如同手足,心中只有忠诚没有二心,如同勇猛的熊罴。 长江北岸敲响了激昂的灵鼍鼓,驰道上西风吹扬着翠凤旗。 即将看到收复京城的景象,高山的梅花在南方辛苦地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鸿雁南飞的景象,同时通过宰相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收复失地的期望。诗中“秋鸿翼阵起滇池”以秋鸿南飞象征远行的宰相,而“上相初隆剑履时”则描绘了宰相的威严。后句通过“身奉至尊为手足”和“心惟不二有熊罴”强调了宰相的忠诚与勇猛。最后两句“会见收京求鼎实,峤梅辛苦一南枝”则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盼,以及对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人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