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

· 于石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此时期曹操掌握实权。
  • 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也指帝王车。
  • 飘飖:飘动摇曳的样子。
  • 何许:何处。
  • 龙为鱼:比喻英雄失势。
  • 鼠为虎:比喻小人得志。
  • 老瞒:指曹操,因其小名阿瞒。
  • 持力:凭借力量。
  • 敢欺天:敢于欺瞒天意。
  • 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
  • 汉鼎:指汉朝的政权。
  • 垂涎:流口水,比喻贪婪。
  • 紫髯将军:指孙权,因其有紫色的胡须。
  • 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形容振奋或发怒的样子。
  • 控荆引越:控制荆州,引导越地,指孙权的势力范围。
  • 山东大耳儿:指刘备,因其耳朵大。
  • 栖无枝:比喻无处安身。
  • 草庐:简陋的房屋,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 君臣契:君主与臣子之间的默契。
  • 灵关剑阁:指险要的关隘。
  • 嵯峨:高耸的样子。
  • 六尺之孤:指刘备的儿子刘禅,因其年幼。
  • 渭水旌旗:指北伐的军队。
  • 八阵图:诸葛亮所创的一种阵法。
  • 出师表:诸葛亮北伐前写给刘禅的表文。
  • 古柏:指诸葛亮墓前的柏树。

翻译

建安时期天下如同溃烂的瓜果,除了那张床榻,其他地方都不属于我。帝王的座驾飘摇不定,究竟在何处?英雄失势,小人得志。老瞒(曹操)凭借力量敢于欺瞒天意,贪婪地盯着汉朝的政权。紫髯将军(孙权)一振臂,控制了荆州,引导了越地,势力横跨三千里。慷慨的山东大耳儿(刘备),南飞时乌鹊无处栖息。草庐中一句话,君臣之间建立了默契,眼中早已没有吴魏的存在。堂堂大义凛然不磨,灵关剑阁高耸险要。昨夜西南方向一颗星落下,六尺高的孤儿(刘禅)将由谁来托付?渭水边的旌旗回到故都,江上只留下八阵图的遗迹。抱着膝盖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了谁而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以建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描绘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物的命运和抉择,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英雄的悲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如“龙为鱼”、“鼠为虎”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失势和小人得志的对比。同时,通过对诸葛亮和刘备君臣关系的赞美,以及对刘禅未来的担忧,表达了对忠诚与义气的崇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缅怀。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