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府:这里可能指负责修撰实录的机构。
- 尚方:古代制办和掌管宫廷饮食器物的宫署。
- 南宫:礼部别称南宫。
- 传觞(shāng):宴会上传递酒杯依次饮酒。觞,酒杯。
- 青春:春天,此处形容美好时光。
- 瑞露:象征祥瑞的露水。
- 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
-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这里指偶然参与。
- 鸾台:宫殿高台的美称,唐代曾改门下省为鸾台 ,这里代指朝廷重要部门或场所。
- 修故事:遵循旧例办事。
- 牛走:谦称自己,像供驱使的牛一样的人。
- 槐厅:礼部试院,因其院内有槐树而得名 。
翻译
在北府完成了实录的修撰并奏呈给御前,在礼部接受诏书,被允许举办宴会饮酒庆祝。美好的春日时光里,宫中鲜丽的花朵映照在座位旁,象征祥瑞的露水般甘美的法酒在酒杯中晃动。很幸运地参与到朝廷按旧例举行的活动中,就让像我这样微贱之人也沾上了荣耀的光辉。丰厚的皇恩宛如清晨飘洒的雨水,在六月的礼部试院里化作阵阵清凉。
赏析
这首诗是文徵明在实录修成后于礼部接受赏赐举办宴会时所作。首联点明事件的背景,实录完成上奏朝廷后在礼部得到恩赐。颔联通过“宫花丽”“瑞露浮樽”描绘出宴会现场的绚丽和欢乐氛围 ,将美好的景色与香醇的美酒相结合,呈现出一片祥和欢快气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庆典的隆重。颈联中诗人谦称自己能有幸参与朝廷旧典,表达出感恩又欣喜的心境,对比中的那种意外与荣幸之感跃然纸上。尾联运用巧妙的比喻,将皇恩比作朝雨,给酷热的六月槐厅带来清凉,形象生动地传达出皇恩浩大且温润人心的特点。整首诗语言典雅庄重,情景交融,既描绘出宴会的盛景,又表达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特殊的心境情感 。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
文徵明的其他作品
- 《 西苑诗十首 其八 南台 》 —— [ 明 ] 文徵明
- 《 端午赐扇 》 —— [ 明 ] 文徵明
- 《 雨中捡箧得石田先生丁卯岁赠诗云多时契阔费相思就见江城喜可知时事但凭心口语老人难作岁年期林花及地风吹糁檐溜收声雨散丝明日孤踪又南北教云封记壁间诗后题五月十一日适是日亦五月十一及今丁丒恰十年而先生下世八年矣因追和其韵以致感叹 其二 》 —— [ 明 ] 文徵明
- 《 新荔篇 》 —— [ 明 ] 文徵明
- 《 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奇茶 》 —— [ 明 ] 文徵明
- 《 满江红 》 —— [ 明 ] 文徵明
- 《 题画 其七 》 —— [ 明 ] 文徵明
- 《 次韵答九逵见寄 》 —— [ 明 ] 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