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肆夏

配神登圣,主极尊灵。 敬宣昭烛,咸达窅冥。 礼弘化定,乐赞功成。 穰穰介福,下被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禘(dà dì):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一种隆重仪式。
  • 圜丘(yuán qiū):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圆形的高台。
  • 北郊:古代帝王祭祀地祇的地方。
  • 肆夏:古代的一种乐曲名。
  • 配神:与神明相配,指祭祀时神灵的降临。
  • 登圣:达到神圣的境界。
  • 主极尊灵:主持祭典,尊崇神灵。
  • 敬宣昭烛:恭敬地宣扬,照亮。
  • 咸达窅冥(yǎo míng):全都通达深远之处,指神灵的感应无处不在。
  • 礼弘化定:礼仪宏大,教化安定。
  • 乐赞功成:音乐赞美,功业完成。
  • 穰穰(ráng ráng):丰盛的样子。
  • 介福:大福。
  • 下被群生:降临于所有生灵。

翻译

在隆重的祖先祭祀和天地的祭典中,我们与神明相配,达到了神圣的境界,尊崇着神灵。我们恭敬地宣扬,照亮一切,使得神灵的感应无处不在。礼仪宏大,教化安定,音乐赞美,功业完成。丰盛的大福降临于所有生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帝王举行大禘、圜丘和北郊祭典的庄严场景,通过“配神登圣”、“主极尊灵”等词句,展现了祭祀的神圣与尊贵。诗中“敬宣昭烛,咸达窅冥”表达了祭祀活动的深远意义,而“礼弘化定,乐赞功成”则强调了礼仪和音乐在教化与功业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穰穰介福,下被群生”传达了祭祀带来的丰盛福祉,惠及所有生灵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