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禘(dà dì):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盛大的祭天仪式。
- 圜丘(yuán qiū):古代祭天的高台,圆形,象征天。
- 肆夏:古代乐曲名,此处可能指祭祀时使用的乐曲。
- 宸明(chén míng):指帝王的明德。
- 阳丘:指圜丘,因其位于南,属阳。
- 大典:指盛大的典礼。
- 钦若:敬慎如,表示恭敬地遵循。
- 旧章:旧有的规章制度。
- 鸣銮(míng luán):指帝王车驾上的銮铃声,象征帝王出行。
- 皇历:指帝王的统治时期。
翻译
天之大祭,亲临庄严,不仅出于敬意,更在于孝道。 长久以来,我们自由地享受这份飨宴,帝王的明德因此更加辉煌。 阳丘之上,仪式畅达,盛大的典礼更显光彩。 于是安顿下来,休息片刻,恭敬地遵循着古老的规章。 天地回旋,帝王的车驾响起銮铃,引领警戒。 数以万计,数以亿计,帝王的统治时期将永远延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隋代帝王举行大禘圜丘及北郊祭祀的盛况,通过庄严的仪式和辉煌的典礼,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孝道。诗中“天回地旋,鸣銮引警”等句,以宏大的视角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帝王统治的永恒和稳固。整体语言庄重典雅,体现了古代祭祀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