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读书有感

· 于石
四山月落正昏濛,留得书灯到晓红。 千古是非昭简册,百年兴废老英雄。 人因厌乱方思治,道本无穷岂有通。 植立纲常垂万世,至今周孔不言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昏濛(méng):昏暗不明。
  • :显明,清楚。
  • 简册:指史书。
  • 纲常:指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如三纲五常。
  • 周孔:指周公和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翻译

四周山间的月光已经落下,夜色昏暗,只有书桌上的灯光依旧红亮,照亮了整个清晨。千百年来的是非曲直都清晰地记录在史书之中,而百年的兴衰更迭则考验着一代代英雄。人们因为厌倦了混乱才渴望安定,而道理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的,哪里有通达的终点呢?树立起伦理道德的纲常,可以流传万世,至今周公和孔子都没有夸耀过自己的功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夜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道德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千古是非昭简册,百年兴废老英雄”一句,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后两句则强调了道德纲常的重要性,以及对周孔等先贤的崇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