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深之

· 于石
文章何必拟卿云,笔砚无功钱有神。 明月能招山入户,幽花不与世争春。 百年亭馆几兴废,十载交游半故新。 过眼荣华何足较,青门试问种瓜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卿云:古代传说中的美玉,这里指美好的文章。
  • 笔砚无功:指写作没有成就。
  • 钱有神:指金钱的力量很大。
  • 幽花:指生长在幽静之地的花。
  • 世争春:指世俗中人们争相追求的繁华春景。
  • 百年亭馆:指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亭台楼阁。
  • 十载交游:指十年间的交往。
  • 青门:古代长安城门名,这里泛指城门。
  • 种瓜人:指隐居种瓜的人,比喻隐士。

翻译

为何非要写得像美玉般的文章,我的笔墨似乎没有成就,但金钱却有着神奇的力量。明亮的月光能够吸引山峦进入家门,而那些幽静之地的花儿并不与世俗争春。百年的亭台楼阁经历了几次兴衰,十年间的交往中,朋友已经半新半旧。眼前的荣华富贵又何须计较,我应该去青门问问那些隐居种瓜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明月能招山入户,幽花不与世争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百年亭馆的兴废和十年交游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荣华不值得追求。最后,诗人以“青门试问种瓜人”作结,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